为强化执行案件规范办理,确保执行队伍更加廉洁担当,推动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9月15日,重庆市五中法院研究出台《关于加强执行工作规范化建设确保公正廉洁执行的十条意见》(以下简称《十条意见》),旨在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全面筑牢执行工作公正廉洁“防火墙”。
《十条意见》从规范执行立案、财产查控、财产处置、文明执行、案款管理、外出执行、执行措施、执行管理、纪律作风等十个方面进行了详细明确规定。主要包括四项内容:
一是规范执行立案。明确必须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要求,及时登记立案;不得有案不立、拖延立案、选择性立案
二是规范案件办理。明确要及时通过网络查控、线下调查方式查控被执行人财产,严禁明显超标的查封;要及时查明财产现状并启动处置程序并全面真实披露财产信息;要善用执行措施规范文明执行;要深化外出事务集约,规范着装、文明用语、规范执行;要严格依法采取执行措施,确保强制措施运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要规范终本结案,完善终本裁定书制作,落实报批手续,开展终本阅核。
三是规范执行管理。明确要规范案款管理,全面应用“一案一账户”,根据案款金额按规定的程序和审批权限严格案款延缓、提存、发放审批手续;要规范执行管理,持续完善执行内部监督管理制度机制,强化执行权规范运行,以规范促廉洁、提素质、强质效。
四是规范纪律作风。明确要抓实执行队伍政治建设,强化执行人员纪法意识,树牢“如我在执”,落实“有信必复”,持续正风肃纪,强化执行作风建设;要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整治违规吃喝,常态化开展集中学习和警示教育,健全廉政风险防控体系。
市五中法院出台《十条意见》,是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规范提升三年行动的有力举措,也是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和违规吃喝专项整治的阶段性成果,更是提升执行工作规范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市五中法院将持续规范执行案件办理,持续强化作风建设,打造一支纪律严明、行为规范、作风优良的执行铁军。